一场特殊的成人礼 宁波镇海区一家三口登记捐献器官
6月14日世界献血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镇中学子王尧琴在镇海爱心献血屋献出了青年的汩汩热血,并进行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第二天,她在遗体角膜器官捐献登记表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在18岁高考结束后的这个夏天,她送给自己一份意义特殊的成人礼。
王尧琴一家是新宁波人。二十多年前,爸爸王耕大学毕业后来到宁波工作,王尧琴一家就在宁波扎了根。
“之前体检达标的时候,我每年都会义务献血。平时我和她妈妈也鼓励她多参加公益活动。”爸爸王耕说。这些爱的举动在王尧琴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
“我上小学时就在书上看到过遗体器官捐献的事,包括后来看的很多生物书都会提到这件事。随着我对器官捐献的进一步了解,我心中的信念也越来越坚定。”王尧琴告诉工作人员,她热爱生物,生物书上的介绍是她对遗体器官捐献的最初启蒙。
高一时,王尧琴决定将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告诉父母。最初,她内心也有不安,父母会同意吗?是否会反对?“当时我话都没说完,妈妈就同意了,还说要帮我去问具体流程。”王尧琴说。
女儿的勇敢和坚定让父母的鼓励和支持转变成了实际行动。高考结束后,王尧琴一家一致决定:尽己所能去挽救别人的生命,让生命因奉献更加精彩。
“如果大家都能积极捐献,许多不幸的家庭可能会因此恢复正常的生活。人体的一部分器官如果能够在另外的生命中得到延续,我觉得这对生者也是一个极大的安慰。”王耕说。
万一呢?这是王尧琴和爸爸频繁提到的一个词。他们认为,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能够挽救一个家庭,也是这件事的意义所在。
“每每说到遗体器官捐献,大部分人或多或少有些顾虑。”镇海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但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为许多终末期脏器衰竭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镇海区已有2000多人登记为遗体、角膜(人体组织)和器官捐献志愿者,实现遗体捐献24例、角膜捐献28例、器官捐献22例。
爱好生物的王尧琴大学志愿填报了生物工程。未来,她希望能够继续在人体器官捐献方面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