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自食其力 捐赠遗体回馈社会 ——记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楼镇高塘社区党员王化涛
7月底,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楼镇高塘社区党员王化涛完成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在长丰县红十字会和陶楼镇镇村干部的帮助下,正式签订了《遗体捐献志愿书》,成为了一名遗体捐献登记志愿者。
说起王化涛,在陶楼镇高塘社区可谓是家喻户晓。他是高塘社区东二组居民,1969年3月出生,1999年7月入党。从1998年到2013年,他一直在原高塘村委会工作,担任妇女主任一职,后转行办了一所驾校,日子过得挺红火。但是2015年,命运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因小脑萎缩导致二级肢体残疾,他从此坐上了轮椅。生病后,王化涛始终牢记党员身份,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党员身份,心肠慈善、乐于助人,在陶楼镇掀起了奋勇拼搏、助人为乐的文明新风。
因病致残:“我可以照顾自己”
王化涛在村委会工作的15年间,工作踏实、为人和善,深受领导、同事和群众的喜爱。“王化涛干工作,勤快实干有方法,起早摸黑是常有的事。”高塘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叶良忠说。
由于村干部收入较低,两个孩子上学花销较大,家庭收入长期入不敷出,王化涛于2013年转行办起了驾校。收入增加了,日子也逐步有了好转,但是好景不长,2015年,王化涛因小脑萎缩病情加重,无法正常行走,只能依靠轮椅。“我虽然身体二级残疾,但是我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养活自己。”王化涛说,再三考虑,自己决定在家开个小卖部。虽然收入不高,但是王化涛付出了很大的心思去打理,“自食其力,我不想成为家人和社会的负担。”
不忘初心:“我应该多做贡献”
生病后,王化涛的时间变多了,平时通过手机、电视以及与他人聊天,看到、听到一些家庭出现了变故,他总是扼腕叹息。
多年来,他自己通过“水滴筹”捐款、托儿子或他人转捐等形式,捐了近万元。“见不得别人苦,他是宁愿自己苦一点,也不能看到听到其他人的苦。”高塘社区群众对王化涛竖起大拇指。汶川地震时,他主动缴纳特殊党费;2020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又捐了3000元特殊党费。“我们知道他也不容易,去年疫情期间,劝他不要捐那么多,他却多次到社区来,要求捐款。”叶良忠回忆道。
“我是一名党员,在祖国遇到危难之时,我有义务为国家做一丝贡献。”王化涛说:“我这辈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做过大贡献,就想能够为国家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遗体捐赠:“我想帮助更多人”
“2015年他就有了遗体捐赠的想法。”王化涛妻子沈冬梅说,今年过完年,他的这种想法更加强烈。王化涛说服了妻子和儿女,但是苦于不知道遗体捐赠的程序和要求,于是便联系了高塘社区的干部,后经对接联系,长丰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上门为其办理了志愿书签订。
签完字,按完手印,王化涛心情激动:“终于完成了这个心愿!”他还唱了一首《我和我的祖国》:“我希望我的遗体能够为国家医疗事业和更多有需要的病人提供帮助,也希望通过我的实际行动唤起遗体捐赠的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