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可为”的教学生活 ——记北京市朝阳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章晓莉
38年医护生涯,12年应急救护师经历,章晓莉不断充实着自己的急救知识“储备库”。
与红十字结缘
2005年,章晓莉是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一名护士长,机缘巧合下参加了由红十字会主办,为期一周的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我们培训班的人是来自北京各大三甲医院的专业人员,在取得师资证后,主要任务就是把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和普通群众,培训成合格的急救员,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增加应急保障力量。”章晓莉说。
2008年4月,得知朝阳区红十字会急需应急救护师资志愿者,章晓莉果断报了名。她说,“我女儿也做过志愿者。2006年,她参加了被称为‘奥运大演兵’的世青赛志愿服务工作。她说做志愿者是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
“教学要有针对性”
38年的医护生涯,章晓莉积累了许多急救授课经验。每一次培训,章晓莉都会做好充分准备,她尝试跟着女儿学习做ppt,学会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
现在,在翻译器的帮助下,她已经学会在英文、德文、西班牙文等外文医学专刊上了解更多信息、搜集更全面的素材。
在授课方面,章晓莉有个原则,“紧急的培训课,无特殊情况,我一般都不接”。她解释道,“因为对于不熟悉的培训对象,我需要先了解他们的需求、年龄层、文化程度等等信息,再把ppt做个调整,让课程更有针对性。这既是对我自己的要求,更是对学员负责”。
2019年,章晓莉参加东城区造血干细胞知识宣传,每讲完一场,她都会总结并修改ppt,完成15场讲座后,她的电脑文件夹里出现了15个不同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宣讲”ppt。
章晓莉说:“我喜欢用ppt讲课,直观易懂,而且我的ppt会使用很多卡通图片,和我特意准备的新知识点或案例,有吸引力,这是我的优势。”
随机应变的能力是作为应急救护培训师必须具备的能力,章晓莉在这方面深有体会。有一次,章晓莉为一个单位新晋员工做岗前培训,到现场后发现,培训场所被临时换到了室外运动场,学员们坐在阶梯看台上,“没法儿用ppt,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我拿着这家单位提供的手册,又不能带着学员翻一页读一页,就想着用实例的方式来讲,结果特别受欢迎。”章晓莉笑说。
“希望心肺复苏术成为通用技能”
12年的应急救护师生涯中,章晓莉最大的收获是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急救知识储备。
“医学知识日新月异,退休时,我最害怕的是知识断层,与行业发展和社会脱轨。”章晓莉回忆道,“很感谢朝阳区红十字会给了我这个平台,让我在退休后实现了‘老有可为’的积极生活,能够力所能及地发挥余热、为社会做点贡献,而不只是被照顾”。
当她听说朝阳区红十字会正在为辖区街乡和部分公众场所配备急救亭和aed时,她特别高兴。在章晓莉制作的心肺复苏教学课件里有这样一句话:“希望心肺复苏术像驾驶车一样变成通用技能;希望自动除颤仪(aed)像消防器材一样普及。”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让更多的人在危急时刻能够施以援手或被予救治,不仅是章晓莉的愿景,更是朝阳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