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 争分夺秒”
1月22日6时许,寒风凛冽,雪花飘飞,乌蒙大地一座依山而建的村庄,被一阵惊雷般的巨响打破了往日的宁静。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7万立方米的山石顷刻间奔泻而来,山体滑坡造成18户村民的房屋被掩埋、44人失联。
灾害突袭,各级红十字会闻令而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李强总理批示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发挥职能优势,汇聚人道力量,全力参与灾害救援,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连夜吹响救援集结号
灾情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党组立即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要求,研究人道救援救助措施,安排调拨物资,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
云南省红十字会紧急召开会议研究人道救援救助工作,按总会要求调拨棉帐篷、棉被、冲锋衣、赈济家庭包等物资1000件(套)驰援灾区,第一时间拨付第一笔社会爱心捐款10万元用于灾害救助。省红十字会工作组赶赴镇雄,指导昭通市、镇雄县红十字会迅速响应,全力以赴做好救灾援助工作。
22日上午10时15分,镇雄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抵达灾区,迅速找到指挥部了解灾情,现场评估灾情,全面收集情况,第一时间向昭通市红十字会报告灾情,并启动灾害应急预案,积极采取措施支援塘坊镇凉水村。
救援现场,各级红十字会充分发挥快速、高效、精准、灵活的特点,上下协同、精准对接、积极协调,在指挥部的统筹部署下,快速招募50名当地志愿者,科学分工,合理安排,有序做好救灾物资接收、运输、搬运、分发和帐篷、卫生厕所搭建等各项工作。
除了分发物资,红十字救援队和志愿者还走进临时安置点,看望慰问搬迁转移群众,帮助受到惊吓的孩子抚平伤痛,为失去亲人者拭去泪滴,驱散悲观者心中的阴霾,为群众的安危和冷暖,日夜奋战。
各方驰援凝聚救灾合力
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各方咨询电话、爱心物资如潮水般涌来。1月23日,镇雄县红十字会在县人民政府网发布关于塘房镇“1·22”滑坡地质灾害接受捐款捐物的说明,积极做好爱心款物的接收和发放工作。
在昭通市红十字会救灾仓库,红十字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连夜作战,将一辆辆满载救援物资的车辆源源不断发往灾区,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凝聚起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镇雄县红十字会主动回应社会各界的捐赠诉求,及时公布款物接收捐赠咨询电话,畅通捐赠渠道,安排专人组织志愿者开展物资接收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全员无假日在岗,有序开展款物捐赠接受、物资调运等工作,精细做好每笔捐款的登账、录入工作,及时公布捐赠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在镇雄县红十字会,不断有前来捐赠的群众,300元、500元、2000元⋯⋯爱心在这里汇聚。在县救灾物资接收点,打到处都是“红马甲”忙碌的身影,电话对接、引导车辆、开具收据、卸运物资⋯⋯
与此同时,上海市、温州市、西山区、弥勒市,大关县、彝良县、绥江县等红十字会纷纷表示关切,拨来捐赠款物。社会各方力量和广大爱心人士的爱心善意,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涌来,在寒冬中传递温暖,在废墟中播种希望,为灾区群众建立起坚实的防线。
公开透明落实爱心善意
1月25日晚,救援任务结束,全面转入灾后安置工作。镇雄县高度重视捐赠款物接收和管理工作,指挥部抽调县发改局、财政局、应急管理局等单位工作人员加强了物资接收和分配管理力量,团县委派出志愿者帮助装卸捐赠物资,县审计局对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情况同步进行跟踪监督。
1月26日,云南省红十字会、昭通市红十字会再次派出工作组,到镇雄县开展“1·22”山体滑坡灾害社会捐赠款物接收管理工作专项调研,指导镇雄县红十字会开展相关工作。调研组认真查看爱心款物接收台账和物资储存、使用情况,询问接收分发工作流程,对信息公开、数据统计等问题一一提出意见建议。
截至2月1日16时,镇雄县红十字会累计接收社会捐赠和其他社会组织转交资金3088万元,棉服类、食品类、其他类物资66844件(箱、盒、个),并通过云南省红十字会网站进行公示。随着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有力有序开展,红十字会也将持续发挥职能作用,在灾害救援指挥部的统筹下,精准有序做好后续安置工作,认真做好爱心款物的使用和管理,对捐赠款物情况持续进行公开,确保每一份爱心善意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