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件实事惠民生 点点滴滴暖民心
2023年,我们一起走过;2023年,哪些记忆镌刻心间……
这一年,我市对1247名残疾儿童提供了救助服务;这一年,1432场戏曲经典剧目下乡进村;这一年,我市为2861名在岗村医发放岗位补助;这一年,我市5万多名新生领取开学礼包……
本期,我们梳理这一年的民生热点新闻,从一组组数字中体味艰辛努力,从一个个暖心故事中感受点滴温暖,期待新一年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1地方立法 优化服务
民众有所呼,立法有所应。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以社会急需、群众期盼为切入点,开展立法探索,制定修订了《晋中市电梯安全条例》 《晋中市城市集中供热条例》《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保护条例》《晋中市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晋中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晋中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等6部地方性法规,通过铸就良法重器,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2培育家风 践行新风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根植广大家庭,市妇联在全市开展了“家庭细胞培育工程”。工程以培育法治家庭、清廉家庭、文化家庭和绿色家庭为着力点,引导广大家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家庭细胞培育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打造了“家庭践廉助廉”和“家庭文化润心”两个工作品牌。
3“救命神器” 护航生命
今年是省、市政府将“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列入民生实事项目以来的第4个年头。4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推进项目落实,并连续4年提前超额完成省、市政府民生实事任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配置aed机273台,共有20多万人(次)接受过市红十字会相关培训。2023年,市红十字会培训红十字救护员5751名,超出省定任务85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7.4%,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4出台《指引》 统一标准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接田间地头,一头连接餐桌消费。为进一步规范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工作,7月28日,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在全省率先出台首个《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指引》,明确预制菜生产原料检验、环境监测和成品检验监控指南,围绕生产场所、设备设施、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人员管理、管理制度、试制产品检验报告等方面,规范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工作,为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5弘扬国粹 惠泽百姓
今年8月,市卫健委公布了晋中市“十四五”市级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和培育项目名单,全市共有市中医院耳鼻喉科等20个专科入选市级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等4个专科入选市级中医优势专科培育项目。通过此举,可以充分挖掘、整理、创新中医专科特色技术和方法,凸显中医优势,提升学科学术水平,逐步形成特色明显、疗效突出的中医专科专病诊疗技术,更好地满足群众中医医疗需求。
6精准施策 筑牢“网底”
作为基层医疗保障,乡村医生承担着一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我市认真贯彻省卫健委工作部署,积极落实市级配套资金,制定《关于发放在岗村医岗位补助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补助标准和补助办法,切实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截至目前,全市11个县(区、市)已全部落实在岗村医岗位补助政策,共有2861名村医享受岗位补助,累计发放补助2043余万元,切实提高了乡村医生收入。
7开学礼包 情暖学子
青年向上,城市向前。在9月份高校开学季,我市精心谋划筹备,一次性投放了5万份开学礼包,用诚挚的心意和热忱的态度迎接并拥抱大一新生。给大学新生送开学礼包,是我市创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推动“双融双创”的有益探索,是一场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只为让青年学子深切感受到这个城市的爱与温暖。
8送戏下乡 共享盛宴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根脉。2023年,我市把“免费送戏下乡进村”列为16件民生实事之一,今年的演出任务是1045场,实际完成1432场,超额完成规定任务。一个个优秀的戏曲经典剧目送到了村民家门口,将丰富的文化资源延伸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将党的好声音、好政策、好举措送到群众身边,让文化惠民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9救助工程 传递真情
做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民生工程。2023年以来,我市采取多项举措扎实推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程,确保残疾儿童“应救尽救”。截至12月18日,全市已对1247名残疾儿童提供了救助服务,完成省定任务908名的137.33%。通过救助工程,营造了关心、支持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10“童创童享” 筑梦成长
少年儿童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针对困境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具有被动性、不自信等现象,开展了2023年困境儿童成长营活动。通过观影伴童年、寻访博物院、走进动物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孩子们健康发展,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并积极乐观迎接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来源:晋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