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生命教育】坚守初心使命,弘扬南丁格尔精神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9-21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陈静:用大爱托起患者生命方舟

陈静,女,1973年7月生,从事护理工作33年,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护师、血透室护士长,始终扎根临床护理一线。她勇担卫勤使命,出色执行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和谐使命—2018”等军事卫勤任务,展现中国军医风采。2020年初,她首批赴武汉抗疫,先后奋战在汉口医院和火神山医院icu红区。2022年,大上海保卫战中,她所负责的血透中心做到了透析治疗“零”停顿,透析护士“零”感染,也兑现了对透析患者“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

在国际援助舞台,胸怀大爱无私奉献

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陈静主动请缨加入医疗队,奔赴疫区。作为护理组组长,100多个日夜里,她在近50℃高温下快速搭建简易救护所,在面对未知病毒和防护条件差的情况下,为疑似感染患者分诊、治疗和护理。艰苦环境下,她和队友们圆满完成任务,获得援助国政府和人民高度称赞,获评全国“援利抗埃先进个人”。

2018年初,陈静顾不上刚刚做完手术,主动请缨执行“和谐使命-2018”任务。作为医院船门诊护士长,历时8个多月、到访11个国家,为当地民众开展医疗服务。在加勒比海岛国服务期间,当地疟疾、艾滋等传染性疾病高发,加上有些患者偏胖,穿刺难度高、感染风险大,陈静凭借过硬的技术做到一针到位,赢得了当地患者对中国护理技术的高度认可,被评为“和谐标兵”。

2022年11月,陈静再次登上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2022”任务并担任护理部主任,赴印尼雅加达开展友好访问并提供医疗服务。面对前所未有的防控压力和诊疗难度,她采用船上与码头相结合、阶梯式展开诊疗的模式,为当地患者提供服务13488人次、开展手术37例,迎来了和平方舟医院船上第7名“方舟宝宝”,受到印尼民众和华人华侨广泛赞誉。

在疫情危急时刻,舍生忘死硬核担当

2020年,武汉新冠疫情暴发,她先后奋战在武汉汉口医院和火神山医院,担任重症icu护士长,凭借抗击“埃博拉”经验,明确提出重症监护室必须“非黑即白”的感控理念。火神山医院初建期,她跑工地、查现场、改图纸、走流程,4天时间每天只休息2到3小时,如期建成具有专业水准的icu病房,保证按时收治危重症患者。90天,她始终铆在临床一线,总是将自己排在第一梯队第一班次,第一个冲进红区,第一个为重症患者吸痰,第一个为新冠重症患者做咽拭子检测,第一个为新冠危重症患者进行crrt治疗……无数个第一为其他队员树起了标杆榜样。

2022年初,新冠疫情在上海暴发,透析中心550余名患者存在免疫力低下、疫苗接种率低、感染风险高等情况。作为护士长,她结合武汉抗疫经验,创新核酸检测与抗原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牵头设立应急透析点,开辟血透独立通道,打造全程闭环管理的透析病区,创建“长征气泡式”管理模式,确保了透析患者“人人都在管理中”。3个多月的“大上海保卫战”,她和护理团队创造了透析治疗“零”停顿,透析护士“零”感染的成绩,兑现了对患者“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

在平凡护理岗位上,满腔真情守护患者

32年来,陈静甘愿“披星戴月”,持之以恒,凭着过硬的技术、务实的作风,换来了终生依靠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死也要死在长征” 那份最放心的托付。

2009年,当中心100张透析床位、每天3个治疗班次都无法满足透析患者的治疗需求时,她提出“以时间换空间”理念,在国内首家开展“夜间长时透析治疗”,解决患者透析难问题的同时,也为患者重返社会提供了机会。13年来,100余名患者接受该治疗,达20万例次,总结经验发表论文12篇,并参加国际护士理事会年会交流夜间透析治疗疗效及优势,该项目获评上海市“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优秀示范项目。

为了能让中心维持透析患者有质量地活着,她成立了营养、心理、贫血、通路等护理管理小组。血管通路是透析的基础,为延长使用寿命,她结合血流动力学原理,创建“一亩田”穿刺理念,研发了《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计划尺组件》并运用于400余名患者,该项目获得上海市护理学会创新发明一等奖。中心60%患者通路使用年限大于10年,最高年限已达25年。高质量的护理,实现了血透患者5年存活率达77.3%、10年存活率达40.5%,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患者最多、信誉最好的血液透析中心之一。

在慢性肾脏病护理中,致力建标准育人才

作为上海市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委会主任委员,她创建了上海市血液净化护理人才“三阶梯”培训模式,连续举办十五届血液净化培训班,培养学员1500余名。她夯实了腹膜透析“三级联动社区”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推动了上海市血液净化专业发展。她倡导以评代训、以考代训的办法,组织举办上海市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科操作大赛、个案护理大赛及科普大赛,通过群众性的比武竞赛模式,带动了专业人才的培养。

陈静所从事的肾脏病专业,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她参与了上海市慢性肾脏病三级防治新体系的建立,并构建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项目获得上海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市专病专项护理质量标准”指令性项目。同时,针对血液透析治疗中血源性感染风险,她组织专家执笔制订并发布《血液透析安全注射临床实践专家共识》,明确了血液透析中心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规范。

33年无私奉献,陈静获得了多项荣誉。她始终把“生命第一,患者至上”作为护理工作的最高准则,把“人道、博爱、奉献”的国际主义人道精神作为人生最高准则。

邢少云:为麻风病患谱写生命之歌

邢少云,女,1975年8月生,从事护理工作28年,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麻风病区护士长。在人们谈“麻”色变的背景下坚守麻风院村20余载,致力于麻风畸残预防及康复研究、临终关怀,参与救治创面病人400余人次,长期深入全省麻风院,救助护理患者800余例。创造性应用“mebo技术治疗麻风溃疡”并在全省推广,降低溃疡率和截肢率,为创建新时代麻风院作出积极贡献。在海南新冠疫情中,坚守隔离点数月出色完成任务,常态化参与社会志愿者服务。

战胜严酷环境 无畏让她坚守初心

1995年,20岁的邢少云以当届总分第五的成绩从海南省卫生学校毕业,分到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麻风院区工作。这里是海南省规模最大的麻风病院,4个病区分散在偏僻荒凉的山坡上,从第一病区走到第四病区要走差不多1个小时。医院四周一片荒芜,周围满是漆黑,对面野海滩的湿冷夹杂着不时的狗吠使得院区更加凄凉。这里仿佛一个独立的世界,与世隔绝。

正值青春烂漫的邢少云,要克服的不仅仅是环境的恶劣,还要每天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面对特殊的病人。

由于工作性质,麻风病院区的护士极不稳定,甚至一度招不到。邢少云因为自己特殊的工作“吓”跑了几个想与她交往的男孩子,亲戚朋友也想方设法让她转岗离开。

“现在回想起来,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小姑娘,就不断经历严酷的环境、恶狗的撕咬、台风的洗礼这么多可怕的事情,对我以后能做好这份工作有很大影响。”邢少云说,在这一系列无畏的时刻,她更加坚定了信念,“每次见到父亲,我都很骄傲,我做到了”。

颠覆传统护理模式 仁爱打开偏见之门

麻风病人往往因病致残、面容毁损。因为世俗偏见、恐惧和歧视,社会上不少人会对他们“另眼看待”,这也让这些老人把自己当成了另类。同时,由于对传染病的惧怕,早期医护人员也都做全面的防护,一层防护服更隔开了医患之间的距离。

护理患者生病的躯体已是不易,可更难的是如何抚平社会歧视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创伤。“我刚到医院时,给患者送药品物品,医护人员没人敢用手直接拿,都怕传染。患者自己也不肯让你传递和接触,一般都是丢在地上,他们自己去捡。”邢少云回忆说。

“不能这样下去了!”邢少云决定打破医患之间最后的隔阂。

请教专家前辈、渡海去学习深造,回来后更是冒着被传染的危险,以自身经验总结出了麻风病可防、可控、不可怕的宣传思想,并言传身教带领团队消除麻风歧视。

经过日复一日的尝试,邢少云改变了整个院区乃至全省对麻风病患者的护理方式。

院区医护人员们在充分学习和认知后,逐渐脱去了护理时的防护服。看到省内最大的麻风病院区医护新的护理方式安全有效,随之而来的是全省麻风病医院医护人员脱去厚重的防护服。渐渐地,患者觉得自己不再被惧怕,拥有了尊重与平等。

破解创疡愈合难题  创新康愈万千病患

由于麻风杆菌会侵犯患者的周围神经,导致患者出现兔眼、歪嘴、爪形手、垂足、足底溃疡等残疾,使患者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多年来,邢少云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带领团队不懈钻研,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最大程度地为患者减少痛苦。由于工作出色,2002年邢少云被任命为麻风病区护士长。

2010年,邢少云带领护理团队在全国麻风病区中率先应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mebo清创术和再生医疗技术治疗麻风溃疡,并总结出一套对麻风溃疡非常有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创面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降低麻风足底溃疡的截肢率。她们的治疗效果,受到了全国麻风战线的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肯定。

“保住命、留住腿、长好口、能走路”是邢少云的服务宗旨。她带领团队应用新技术,仅用3年就将病区麻风病人的溃疡率从28%降至5%,这让很多原本要截肢的足底溃疡患者得以愈合,最终回归社会。

经过邢少云团队近10年的钻研探索及实践证明,再生医疗技术可更好地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瘢痕增生,且操作简便,临床上也得到了推广应用。同时,国内一线城市的众多同行纷纷到海南来学习此项技术,帮助更多麻风病患者避免截肢。

深入黎苗族山区  改变麻防现状

“好的技术、积攒的经验,不能止步于院区。作为医护工作者,我们有使命把这些推广到更远的地方去!”邢少云和团队说到做到。

“黎苗族麻风病患者不在少数,而山区里医疗条件及护理技术有限,我们有责任将经验推广,惠及更多患者!”多年来,邢少云身体力行,与团队一同开展麻风病防治技能培训,显著提升了民族地区的麻风病防治能力。

邢少云带队开展麻风病人难愈合创面救助行动,每月深入各麻风院村下乡巡回,进行康复指导、宣讲,提升了基层医护人员服务技能。3年间,共救助麻风溃疡病人168例,创面治愈率达到65%,创面有效率93%,极大减少了患者的病痛。邢少云团队开展的麻风畸残预防与康复培训,在院内院外共进行464人次有针对性的自我护理培训,提高了全省麻风病护理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专业型临床麻风病护理骨干。

此外,邢少云还带队在全省麻风村开展麻风难愈性创面规范化培训,推广mebo再生医疗技术,全面提升麻风病专兼职人员的麻风病畸残预防技能及创面处理能力。

这些年,邢少云深入基层开展麻风病防治、健康教育、残疾护理及心理咨询等业务技术指导,传递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认识,各市县麻风病院村都留下了她深深的足迹。

2014年,邢少云向有关部门反映了麻风院村的生存状况,为全省麻风院村内的休养员申请到每月不低于1130元的生活补助。海南虽然是经济小省,但麻风病休养员生活补助标准却是全国最高。

目前,全省麻风发病率、患病率指标已达基本消灭标准,麻风病患者的生活在逐渐改善,邢少云也将人生中最美好的28年留在了麻风病护理工作中。她用28年,谱写了一曲温暖人心的生命之歌。 

刘小娟:为护理事业奋斗终生

刘小娟,女,1966年5月生,从事护理工作36年,主任护师,北京朝阳医院内科原护士长,原内科护理学教研室主任。在2003年非典疫情和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时,她两度逆行。作为北京援鄂医疗队年龄最大的护士,她主动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照护患者。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她带头为患者清洁身体,擦洗臀部,更换被单,耐心安抚患者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她十几年如一日地带领医院志愿者,为团结湖社区孤寡独居老人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义诊,服务10000余人次。

奋战在灾害一线的护理专家

2003年,非典疫情席卷北京,刘小娟作为护士长主动申请带队前往定点医院支援。历时一个月,她和她的队伍救治了100余名非典危重症患者。直到疫情结束,她所工作的病区共收治100余名患者,无一例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

2020年,新冠疫情在武汉暴发,刘小娟自告奋勇报名。此时,距离她从护理岗位退休只剩一年半的时间。“我专业对口、又有照护重症患者的经验,我要去照护武汉的患者,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危重症患者。”

到达武汉后,经过一天培训,医疗队开始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考虑到刘小娟的年龄,医疗队负责人准备让她分管物资,但被婉言谢绝。她说自己虽然年龄偏大,但是更有经验,她要到最危险的隔离病房去。

在武汉支援的65个日日夜夜,53岁的刘小娟和20多岁的年轻人一起参加值班、排班。在他们的精心护理下,越来越多的危重症患者脱离了危险。就在刘小娟所在的10层,65天出院100余人,医务人员零感染。因为在武汉的突出表现,刘小娟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2022年,刘小娟退休后,得知急需核酸采样志愿者,她在“志愿北京”上报了名。经过审核和实操考试,成为了一名核酸采样志愿者。穿上防护服,她在各个工地和住户间奔波。 “作为一名退休的老护士,要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如今,我和我的战友们虽然在不同的抗疫战场,但又能一起并肩作战了!”

传承南丁格尔精神的护理志愿者

十七年前,刘小娟在朝阳医院第30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司堃范的感召下,加入了志愿护理服务团队。2007年4月,她代表朝阳医院全体护理人员从司堃范手中接过志愿护理服务的“爱心接力棒”,十几年如一日地带领医院护理志愿者为团结湖社区孤寡独居弱势老人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司堃范去世后,她继续带领朝阳医院的志愿者服务社会,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使这种“传统”在朝阳医院代代相传。

刚做志愿服务时,刘小娟结对帮扶的老人是一位83岁的独居老人,患有高血压20余年,膝关节活动不便。老人生病不能自己去医院看病,她就亲自推着轮椅带老人去医院看病。大年初五,中国北方习俗是吃饺子,刘小娟想着老人一人在家,腿又不方便,于是她就包好饺子煮熟后给老人送去,让老人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

2019年,刘小娟结对的老人去世了,享年97岁。在他们相识的十四年里,刘小娟一直坚持每月都到老人家看望,风雨无阻,陪伴老人走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给老人带来幸福的晚年。

2021年12月,退休后的刘小娟被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第四届理事会聘为秘书长。她逐步梳理和摸清了所有志愿护理服务队的志愿护理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建立和规范各队的队长、通讯员、平台管理员工作群,做到分层管理,专项组建,有利于总队和各志愿服务队的直接沟通,有利于各志愿护理服务队的学习和交流,提高了管理效率。2022年,总队开展志愿护理活动46450次,受助人164万余次。

刘小娟还积极响应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北京红十字基金会的捐款倡议,多次参加“孤儿助养”“美善生命临终关怀”“守护残疾人孤儿家园”等项目的捐款活动。积极参加北京市红十字会举办的“博爱在京城 健康乡村行”义诊活动,为远郊区县百姓就诊提供方便。连续3年组织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北京分队下属的20支志愿护理服务队,到边远山区进行义诊,让山区百姓就近享受三级医院的医疗护理照护水平。

坚守初心的护理教育者

2000年,刘小娟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风湿肾内科护士长期间,为了落实责任制护理“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她率先提出了“医护团队照护”的工作模式。这些举措不仅全面落实对患者身心整体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还提高了护士的专业地位,增强了职业成就感,这种工作模式在朝阳医院一直延续至今。

作为内科护理教研室主任,刘小娟和护理教学团队负责多家医学院校的课堂授课、课间见习、临床实习等教学任务。在临床教学中,她采用naviga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她秉承“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理念,培养出一批批优秀护理教学人才,把自己的全部学识和对学生的爱,无私地倾注在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出的青年教师多次在首都医科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奖。

甘秀妮:西部山城的生命守护者

甘秀妮,女,1964年5月生,从事护理工作42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主任护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医院急诊科、手术室、眼科、耳鼻喉科等多个临床一线科室工作,参与1985年重庆大溪沟爆炸、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援行动。2020年2月,主动请缨带队前往湖北孝感,深入“红区”指导并参与当地医院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累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485人(其中重型危重型182人)、培训医务人员13场、进行集中病例讨论及一人一策多学科联合会诊25次。援助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学科建设,组建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累计为该院培养21名市级专科护士。2022年4月,再次逆行支援上海,制订了《重庆市援沪医疗队方舱医院护理工作指引》,实现了抵沪不足12小时即全面接替管理所负责方舱医院和新冠定点救治医院。

新冠重症患者的卫士

2020年初,甘秀妮所在城市重庆因毗邻湖北武汉,新冠疫情输入压力极大。作为重庆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她被任命为市级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顾问组唯一的护理专家,连续12天往返四家定点医院,奔波3000余公里,逐一落实新冠救治护理流程及标准。

一位重症患者危在旦夕,需要“救命神器”ecmo,但偏远山区没有这项设备和技术。甘秀妮当即率领护理团队、带上ecmo机器,在深夜的山路上冒着车辆坠崖的风险,历经7个多小时跨越300余公里赶到患者身边,成功挽救其生命。因及时使用了该项技术,重庆地区新冠患者死亡人数在2020年实现零增长。

湖北省孝感市疫情严峻,感染人数仅次于武汉,甘秀妮作为领队率183名医护人员千里驰援,将2003年抗击非典时总结的策略“双进双出双监督”“一人一策、精准施策”带到了湖北,力争降重症患者死亡率、保队员零感染。她每天深入“红区”进行床旁查房、流程梳理、质量督查、环境改造,高强度的工作让她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加重,但她仍坚持跟队友一起搬运上百斤的氧气瓶、呼吸机。一位低营养状态的危重症患者急需进行鼻腔肠管置管,但现场条件有限且存在极高的感染风险,她挺身而出,“我们一定要尽全力救治患者并争取零感染,让我来试试。”她选择了徒手盲插,可是佩戴双层手套无法使用指端去感受管道的吸入感。面临艰巨挑战,她沉着冷静,凭借丰富经验,一次性成功安置维系生命的管路。最终,这名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甘秀妮带领团队在孝感累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485人,其中重症患者182人,开展一人一策多学科联合会诊25次,开展呼吸康复护理累计1191人次,治愈率高达99.1%,创造了队员零感染的奇迹。她在湖北孝感期间建立的65项新冠护理标准,被重庆市援外医疗队带到了巴勒斯坦、苏丹、阿尔及利亚。甘秀妮被授予孝感市荣誉市民称号,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完成勇敢而艰辛的救治任务回到家,丈夫和孩子看到体重骤降10余公斤、满头白发的甘秀妮差点没有认出来,一家人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多次参与救援的逆行者

作为一名急诊护士,甘秀妮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应急救灾现场。1985年,刚参加工作3年的甘秀妮在当地发生爆炸事故后20分钟内就赶到现场,冒着再次发生爆炸的风险参与救援,转运30余名患者到医院;2003年非典,她冲在第一线,筹建医院隔离病区;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是第一批国家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德阳余震不断、资源匮乏,甘秀妮将20余年的危急重症救护和应急管理经验悉数运用到灾区医院布局、流程设计、检伤分类、院感防控、伤员转运、病情观察和急救抢险中。她在德阳灾区不眠不休连续工作7天7夜,处理80余名危重伤员,确保患者伤口零感染,联系转运90余名患者到重庆接受手术治疗。一名14岁女孩在地震中失去父母和左腿,只剩下半身截瘫的姥姥。甘秀妮帮助女孩免费安装义肢,并资助她上学,成为她的“甘妈妈”。在她的帮助下,顽强的女孩推着轮椅上的姥姥完成学业。女孩说,“是甘妈妈改变了我的命运”。

2022年,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来袭,58岁的甘秀妮两度逆行出征。4月,在上海,她连续奋战42天,带领团队接管了方舱医院2502张床位、定点救治医院240张床位,累计救治患者4193人;11月,在重庆,她先后组建了3个市级方舱,连续奋战1个月,带领团队接管了3589张床位,累计救治患者5594人。在方舱医院,她带领团队开展科普讲座、趣味活动、健康瑜伽,开设方舱理发室、心理辅导室、方舱教室,投入大量精力去照顾患者的生活,关注患者的情绪,并给予情感支持。

42载芳华,甘秀妮献给了最钟爱的护理事业,以善良、果敢的品质和卓越的领导力,推动了中国西部地区护理事业的发展,用毕生的信念践行了南丁格尔誓言,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赵雪红:哪里有硬仗,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赵雪红,女,1966年6月生,从事护理工作38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中华护理学会灾害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护理学会灾害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作为国家卫生应急处置专家,长期奋战在急危重症一线,在非典、h1n1甲流、h7n9禽流感、汶川地震、西非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等海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从未缺席且身先士卒,经受住了一次次生死考验。尤其在抗击新冠期间,她带领护理队伍承担浙江95%危重型患者救治,创造“危重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她参与编写的《新冠肺炎防治手册》在全世界232个国家发布,为全球抗疫作出卓越贡献。

承担浙江95%新冠危重患者救治

2020年1月,浙大一院作为浙江省新冠肺炎诊治省级定点医院,负责全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赵雪红主动请缨,带领护理队伍入驻icu隔离病房。因为传播方式尚不明确,气管插管成为当时最具风险的操作,她身先士卒,完成配合首例气管插管,打消了大家对插管的恐惧,推动了“尽早插管”策略的临床应用。无论是ecmo实施和运行管理、俯卧位通气、危重患者转运、肺移植围手术期护理……每个高风险环节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3个多月连续奋战,之江院区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05例,承担浙江省95%危重型患者救治,创造了“危重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奇迹。她还利用间隙时间,总结整理出10余万字的护理笔记,与大家共享。她参与编写的《新冠肺炎防治手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经验》被翻译成26个语种,在全世界232个国家发布,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作出重要贡献。

2022年4月,上海疫情告急。浙江省卫健委紧急组建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赵雪红担任医疗队护理部主任,作为先头部队驰援上海,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开舱日,方舱医院快速有序收治患者4000余人,历时54天,共管理床位5696张,收治患者18790人。同年8月,海南三亚疫情反复,她再次请缨,参加浙江援琼重症救治医疗队,这是全国唯一支援三亚的重症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三亚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她再次担任护理领队,圆满完成任务。

从业38年践行人道主义精神

2003年,非典横行,赵雪红负责筹建发热门诊。2008年,汶川地震,她不顾余震危险带领医护小组赶赴灾区转运伤员。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暴发,她带领护理团队辛勤付出,最终实现浙江省集中救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病死率全国最低。

2015年,西非埃博拉肆虐,病死率高达50%~90%,赵雪红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批援利比里亚医疗队奔赴疫区前线。当地医疗环境简陋,平均气温35℃,三层防护服十分闷热,但赵雪红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忍受着酷热坚守在患者身边。她不顾被感染风险,主动增加工作时间进入病房陪伴埃博拉患儿,帮他们克服恐惧,孩子们都叫她“中国妈妈”。因工作表现杰出,赵雪红被授予“全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和“浙江骄傲最美浙江人”称号。

从2000年起,赵雪红带领团队开展针对公众的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她开展的心肺复苏网络化普及与应急社区建立的研究,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工作之余,赵雪红多年来还利用休假时间,参加“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志愿服务,深入祖国中西部、印度等,帮助贫困家庭,承担唇腭裂修补患儿术后监护工作,已累计护理国内外患儿800余人次,被授予“省卫生计生系统最美志愿者”称号。

赵雪红勤思善悟,砺能笃行,她研发的“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获全国“护理管理创新奖”优秀奖。作为国家卫生应急处置专家,赵雪红还参加过许多重大群体中毒事件救护;参与设计全国首个民用洗消中心;主参的“医院内洗消中心污物传递通道”获国家发明专利;参与制订“浙江省危险化学品灾害应急洗消中心建设规范”等。

随着新冠疫情暴发,赵雪红又带领护理团队开发“智能化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和“智能化传染病风险预警模型”,再次获亚洲和中国“医院管理持续质量改进项目金奖”,并入选2022年中国医院协会十大患者安全目标典型案例。

蒋艳:精业笃行践行医者仁心

蒋艳,女,1977年11月生,从事护理工作28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华西护理学院副院长。扎根基层(泸州)14年,用大爱悉心护理来自偏远山区的乙脑、麻疹、艾滋病患者;2次登上西藏高原,将科学护理的种子撒向生命禁区阿里;3次参加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9年宜宾长宁地震、2020年非洲新冠疫情等医疗救援。顶着余震深入重灾区汉旺,救治受灾人群2557人次;创新性采用以氧合指数为导向的早期长时俯卧位通气联合氧呼吸支持技术与阶梯式新冠肺炎患者营养管理模式,解决俯卧位通气与肺康复、肠内营养冲突的问题,效果显著,使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达93.2%,死亡率从7.17%降至2.17%。受国家卫健委和外交部指派,赴非洲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26天高温高海拔下的坚守,实现输血到造血防疫方针的转变。

扎根基层,用奉献播下博爱初心

蒋艳出生于四川泸州一个小山村,祖父是村里有名的“赤脚医生”。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祖父在田间地头为乡亲们看病的画面,在她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她也想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天使。

20世纪90年代,疫苗接种还没有完全普及,传染病高发,小儿麻疹和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当时传染科收治最多的病种。患儿被病痛折磨,麻疹患儿全身大片红色斑丘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常有高热惊厥,家长焦虑无助。蒋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时,医院没空调,夏天的泸州是个火炉,她和同事在40℃的病房里,每日戴着厚厚的纱布口罩,看起来触目惊心。为了能让孩子们舒服一点、好得更快一点,年轻的蒋艳细心处理孩子们的患处,轻轻地给他们全身擦药膏。为防止皮肤破溃感染,她坚持每天为患儿更换床单和病员服。

1996年,那还是个“谈艾色变”的年代,传染科收治了一例艾滋病患者。确诊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患者的情绪彻底崩溃,自卑、绝望、愤怒、抗拒,失去了生存的勇气,拒绝一切治疗。蒋艳又一次挺身而出,主动来到患者身旁,细心地向患者讲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告诉他科学的应对方式。蒋艳的坚定与信心,使患者慢慢放下所有的防备,开始积极配合治疗,寻找生的希望。

2005年,蒋艳开始投身于脑卒中患者护理事业。运用循证方法查证、用证,她调查了省内外30余家医院,制订我国首部《中国卒中肠内营养护理指南》,就喂养速度、喂养配方、胃肠动力监测等方面提出了推荐建议,并将指南转化应用到临床,成功将脑卒中患者48小时肠内营养启动率由31%提升至90%,喂养不耐受率由36.3%降至15.1%,热量达标率由56.4%升至92.3%,有效解决患者营养不良和喂养不耐受的问题。她将卓越的护理实践成效及时向19家基层医疗机构推广,扩大患者受益面,逾1200名患者受益;为30余家医院培养275名神经科专科护士,有力保障了基层医院脑卒中患者的照护质量。

逆行出征,用无畏彰显责任担当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顷刻间天摇地动,还在泸州工作的蒋艳第一反应便是冲向医院将患者转运至安全地带……很快,医院组织抗震救灾医疗队,蒋艳义无反顾踏上前往重灾区汉旺的征程。她无畏生死,现场救治2557名受灾群众,足迹遍布新开、群力、牛鼻、大柏林、青龙等7个村落,共完成近500人次的巡回医疗工作,保证了重灾区的人群健康。2019年,宜宾长宁地震,蒋艳带着丰富的抗震救灾经验,再次参与医疗救援。

亲历多次突发的重大灾情,蒋艳意识到只有把应急医学发展好,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她带领护理团队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救援医疗队(emt)的中坚力量。华西医院emt是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应急救援医疗队,目前是中国唯一、全球第二支国际最高级别emt。这支医疗队极大提高了中国应急医疗救援水平,在后续多次灾害救援中彰显了优秀的救援能力,挽救了无数生命。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她奋战在抗疫现场,筹建发热门诊,腾空间,改流程,模拟演练,在7天内完成20个负压隔离病房的改造,使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收治。她提出以氧合指数为导向的早期长时俯卧位通气联合氧呼吸支持技术与阶梯式新冠肺炎患者营养管理模式,解决俯卧位通气与肺康复、肠内营养冲突的问题,使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达93.2%,死亡率从7.17%降至2.17%,低于国内(4.0%)和国际报告水平(6.2%)。她组织调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揭示疫情下患者数量、救治体系和护理人力三者间的动态变化规律,构建“4r4s”护理应急管理模型。她科学统筹,先后派出418人次护理骨干驰援湖北、新疆、西藏等地,救治新冠患者6777例,圆满完成了常规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双轨任务。

2020年4月15日,蒋艳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赴埃塞俄比亚、吉布提指导抗疫。为了找到因地制宜的方案,减少当地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她一遍遍与当地医护人员交流气溶胶防控技术,探讨氧疗过程中每一个可改进的细节;指导防护装置发生意外脱落或者损坏时的应急处置方案;讨论防护物资缺乏时的安全替代方案……蒋艳和队员们一起通过挖掘本土潜力,变“输血式”援助为“造血式”援助,为有效控制两个国家疫情的蔓延作出积极贡献。为表彰她的突出贡献,吉布提共和国授予她“骑士级独立勋章”。

服务社会,用行动传递无声大爱

近5年,蒋艳积极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组织护理专家免费义诊,为贫困患者申请补助基金。她2次登上青藏高原,多次深入新疆克拉玛依,帮助发展较落后的省份和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改善医疗条件。

蒋艳先后牵头建设重症护理、伤口护理、糖尿病护理等18个中华护理学会临床教学基地,24个四川省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基地;探索高级实践护理在中国的实现路径……为西部乃至全国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和临床护理服务水平作出积极贡献。近5年,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103家医院培养专科护士4981人。

面对四川省循证护理发展整体滞后的情况,蒋艳深入调研,充分论证,联合西南片区53家医院反复申请,筹建循证护理专委会。最终,四川省护理学会的专家被她对专业的执着和热爱打动,一致同意破例在中华护理学会没有循证护理专委会的情形下,成立四川省护理学会循证护理专委会。她帮助西部地区近20家医院成立循证护理小组,聚焦护理质量提升。其中,德阳市人民医院通过学习循证护理方法,带动区域内医疗机构通过建立集束化管理策略,成功将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从1.30‰降至0.19‰,获亚洲医院管理金奖。她又在四川大学成功申请开设循证护理课程,培养循证护理人才500余人,为基层医院实施基于科学思维的护理实践构建了基本人才队伍。

“专业、敬业、精业,才是全球通用的语言。”这是蒋艳在日记中写下的一段话,也是她28载护理之路的真实写照。她一直在用行动践行南丁格尔誓言,用大爱诠释护理的真谛,在提灯筑梦中照亮患者的生命。

张颖惠:用行动践行南丁格尔誓言

张颖惠,女,1971年12月生,从事护理工作32年,山西省红十字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从非典到汶川地震再到新冠疫情,每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她都主动请缨,奔赴一线。她创新开展的科学、高效、有序的援鄂护理“山西模式”,对提高救治率、降低病亡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她率先在山西开展首例三腔营养管盲插技术,创新危重患者“床旁一小时”查房模式,构建科学护理质控体系,极大提升了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作为医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支队队长,她带领志愿者走向社区、家庭、学校、工厂,开展慢病管理、居家照护、急救复苏等志愿活动,受众达16万余人。她帮助被遗弃的孤儿顺利完成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带头自发组织志愿突击队承担封控区核酸采集,紧急施救伤病居民;为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送知识、送技术、送教育、送专业等帮扶活动。

她是历经风雨、身经百战的白衣圣斗士,她是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护理志愿者,她是匠心独具、专业精湛的重症护理人,她是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的护理领航人。

从事护理行业32年,张颖惠从一名护士成长为icu护士长,再到全院1600余名护士的“大管家”,岗位在变,职责在变,不变的是对南丁格尔精神的坚守与传承,对患者如亲人般的爱心与耐心,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与敬畏。

32年坚守,32年深耕。从老年科、骨科到神经内科再到icu,不断锤炼下,张颖惠逐渐成长为护理专家。她率先在山西开展了首例机械通气患者三腔营养管盲插技术,保障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创新了 “床旁一小时”查房模式,带领护理专家组到病床旁对危重患者视、触、查、听,联合制订护理计划,每日动态追踪,极大提升了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在全省广泛推广运用,收到良好效果。

面对年仅8岁、多脏器损伤、经历了7次手术的患儿,时任icu护士长的张颖惠为他“量身定制”了专业化、精细化、个体化的方案,并亲自带头完成。一次查房中,她发现孩子腹股沟伤口处突然大量出血,经验丰富的她马上判断可能是股动脉破裂。她一边迅速加压止血,一边紧急联系医生手术,经过积极抢救,孩子终于转危为安。一名颈椎骨折的德国患者入住icu,环境的陌生、语言的障碍、突发的意外,使身处异国他乡的患者感到十分恐惧,拒绝治疗。张颖惠耐心介绍环境、工作流程、治疗方法、医疗水平,还设法联系到患者的家庭医生,共同制订出合适的诊疗、护理措施。治愈回国之际,该患者一句“感谢你,感谢中国!”尽显大爱无疆。

2003年,非典暴发,山西成为重灾区,各医院紧急组建隔离病房。张颖惠主动报名,作为医院第一批科室第一个投入抗疫战斗。冒着随时被感染的风险,她配合气管插管、处理患者分泌物、翻身、拍背、吸痰……勇敢、年轻的她,满腔热忱、充满激情。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张颖惠又主动投身于灾区伤员的救治中。精心照护伤员的同时,她还针对有心理危机的患者运用专业心理康复技能,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创伤应激期。

2020年,湖北武汉新冠疫情暴发。面对危机和挑战,张颖惠作为山西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护理队长,带领6家医院100名护士,到达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开展救治工作。摸底调研、防护培训、制定预案……一位患者的降压药用完了,面临物资匮乏的情况,张颖惠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安排应急分队为患者找到了急需药品。有位心脏病新冠重症患者出院时得知老伴去世的消息,张颖惠就备好了急救药品和物品,率领急救小组守候在床边,直到老人平稳度过。为了让每位护士工作时间均等、休息时间均衡的同时保证工作质量,张颖惠自主创新研发了“循环矩阵、任务均衡”排班法,使团队不仅高效运行,还保障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在医疗队中广泛推广应用。此外,她还带领团队制作慢病管理、并发症预防、防控指南及康复锻炼等42个湖北话与普通话版的宣教视频,把服务从院内延续到出院后。她参与编写的《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整体护理专家共识》,不仅带来了同质化护理,也为同道提供了循证依据。

支援武汉的56天,张颖惠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重症技能和管理理念,创造了护理管理“山西模式”,全面展现了山西护理的专业能力和整体实力。

作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支队队长,张颖惠带领志愿者走向社区、家庭、学校、工厂,开展慢病管理、居家照护、急救复苏等志愿活动,受益达16万余人。作为中华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家,她经常组织全省护理专业培训,还利用休息时间赴贫困地区讲学、会诊、指导、帮扶。

从风华正茂到两鬓飞霜,张颖惠无怨无悔,秉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把热爱、进取和责任刻入生命的年轮,把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镌刻心中,做南丁格尔的践行者,做健康事业的守护者,做优质服务的倡导者,做敢于追梦的奋斗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