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灾后生活有尊严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23-04-11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2020年7月13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救灾工作组在当地志愿者带领下,前往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蓝田镇西村村两个位于半山腰的村民小组——岩峰组和上山组调研灾情,发放赈济家庭箱。

因受暴雨影响,上山的村道被泥石冲断,车辆无法进入,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徒步40分钟,将赈济家庭箱送到村民程顺达、程成树和王志水家中。

进入汛期以来,南方多地暴雨导致洪涝灾害,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红基会”)持续开展“天使之旅——2020抗洪行动”,陆续响应江西、重庆、贵州、安徽、湖北、湖南灾情需求。同时,动员公益爱游戏app官网的合作伙伴向受灾地区捐赠支持“赈济家庭箱”及其他救援救灾物资,用于南方抗洪救灾行动。

打造标准化救灾产品

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生地震,中国红基会根据当地灾情,为震后地区的民众发放赈济家庭箱,开启了“赈济家庭箱”项目的初次探索。“在彝良共发放了100个箱子,作为一次初步尝试。”中国红基会救灾赈济项目中心主任殷涛介绍,“箱子设计者是中国红基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硕鹏。”

当时,孙硕鹏提出了“一箱救灾物资,一户受灾家庭,一周应急生活”的执行理念,亦即以家庭为单位,配置保障受灾群众灾后生活必需品的赈济家庭箱,保障一个三口之家约一周的应急生活基本需求。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基会再次发放赈济家庭箱。25日晨7时,1000个临时采购的赈济家庭箱即运抵重灾区芦山县龙门乡,现场发放给6个村民小组的受灾群众。

与之前中国红十字会系统发放的助困或应急“家庭包”相比,赈济家庭箱放弃了纸质包装,转而采用成本更高的塑料整理箱包装物品,箱子上贴统一的中国红基会标志。“塑料箱更结实耐用,利于长途运输和装卸。同时,它又可作为一件日常用品,为受灾群众的生活带来便利。”殷涛总结。

2013年,中国红基会基于数次救灾行动经验,逐步完善赈济家庭箱的采购模式、物品配置标准、物流运输方式、发放登记管理等内容。12月31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赈济家庭箱执行手册》(以下简称执行手册)正式发布并施行,让赈济家庭箱成为一个标准化救灾产品。

针对地震、水灾、旱灾、冰冻雪灾等不同灾情,执行手册中分别列出了不同的“赈济家庭箱物品配置表”,规定了物品种类、数量和总价值。其中,应对地震、水灾的配置表最为齐全,包括食品、清洁用品、生活用品三大类20余种物品。旱灾的配置表物品最少,增加了食品的占比,另两类则相应减少。冰冻雪灾的配置表理所当然地增加了防寒服、棉帽、棉手套等防寒用品。

执行手册还规定,箱内物品根据灾害内容、发生季节、损毁程度、发生地区等情况进行配置,合理考虑物价变动等因素对家庭箱标准进行调整。

此后,定西地震、和田地震、东北洪灾、湖南水灾、威马逊风灾、鲁甸地震等灾害发生后,中国红基会救灾工作人员都尽最大努力,以最快速度,为受灾群众送去最实用的赈济家庭箱。

形成高效执行机制

2020年7月下旬,安徽遭受新一轮强降雨袭击,防汛抗洪开启了长江、淮河“双线作战”模式。26日,中国红基会向安徽派出救灾工作组考察灾情并发放赈济家庭箱。当日下午,工作组到达合肥。

27日,在工作组全力协调和组织下,1666个临时采购的赈济家庭箱准备就绪,于当晚9时正式启运,分别发往受灾严重的安庆市(500个)、铜陵市(400个)、芜湖市(400个)、蚌埠市(366个)。当地红十字会负责接收家庭箱,并进一步将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28日全天,工作组先后走访了肥西县上派中学受灾群众安置点和安庆市怀宁县洪铺镇4户受灾贫困户,现场监督家庭箱发放情况。29日,工作组完成工作并返回北京。

前后仅4天,中国红基会救灾工作组走完了采购、运输、发放赈济家庭箱的全流程。对中国红基会来说,自2013年以来,类似的救灾行动已发生过多次。随着救灾经验的不断积累,发放赈济家庭箱的过程越来越迅速而高效,执行机制不断完善和优化。

2013年执行手册中不仅详细规定了家庭箱装配物品清单,还制定了物资采购、分发管理详细规程。

手册规定每次救灾行动要建立赈济家庭箱采购小组与供应商进行谈判,本着“等价择优、等优择价、就近采购、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采购资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益。家庭箱的发放应严格执行相关登记反馈制度,发放现场至少两名地方红会工作人员参与并签字确认。采购及发放过程需谨遵“公开透明、社会参与”的原则,由中国红基会、地方红会、志愿者、捐方等共同见证并参与。地方红会不得私自变卖及改变家庭箱的用途。

根据规定,每当灾害发生,中国红基会至少需要派出三人组成救灾小组,在灾害发生地临近的城市,一般是省会城市,分别走访至少三家大型超市,经过比价和谈判后,确定一家超市采购赈济家庭箱,通过当地红十字会协调,调配红十字志愿者完成物品配置和装卸工作,尽快运输到受灾地区,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按照这个流程设计,走完全过程需要4至5天。”殷涛表示,“这个周期对急需援助的受灾群众来说,太长了。”

为寻求更短的时间、更快的速度,工作组一次次总结经验,想尽办法缩短流程。

2017年开始,中国红基会分别在位于四川眉山、湖北孝感、甘肃兰州的中国红十字会区域性备灾救灾仓库存放部分赈济家庭箱,灾害发生时可第一时间启运,发往受灾地区。

“在库存家庭箱不能满足需求,必须临时采购时,我们尽量在曾经有过良好合作的超市中挑选。目前,合作最多的是家乐福。”殷涛解释了原因,一是全国很多城市都有家乐福连锁店,可以就近采购;二是中国红基会与家乐福已经建立起了初步信任关系。“可以做到一个电话联系,他们就开始备货。工作组到达前方时,家庭箱既已准备好,再补签合同。”殷涛说,“这样就可以把流程时间缩短到3天。”

动员资源,提升能力

据2019年底统计,中国红基会共发放152119只赈济家庭箱,逾50 万人受益。直至今日,赈济家庭箱以其标准化的物资采购、流畅迅速的发放体系为主要特点,成为人道救援的品牌公益产品。

在赈济家庭箱物品配置和装卸环节,若要短时高效完成任务,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这是中国红基会救灾工作组寥寥几人无法完成的工作。为了弥补人力不足,中国红基会和当地红十字会通力协作,动员红十字志愿者参与赈济家庭箱项目的装配和发放过程。捐方代表、超市员工、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队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甚至家属都曾经作为志愿者为赈济家庭箱项目贡献一份力量。这种做法在中国红基会近几年救灾行动中成为惯例。

7月19日,根据南方洪涝救灾赈济需求和捐赠方意愿,中国红基会追加支援江西省鄱阳县和永修县各833只赈济家庭箱。时间紧,任务重,工作组与地方红十字会协调,动员捐方代表、家乐福员工一起作为红十字志愿者装配物资,仅用时 4小时,即完成1666只赈济家庭箱的装箱任务,并连夜发车。20日一早,赈济家庭箱即到达受灾严重地区。

红十字志愿者的参与让赈济家庭箱项目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即发挥红十字运动的优势,动员更多社会资源共同关注改善受灾群众的生活。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人力方面,还体现在吸引社会爱心资金方面。

每年,中国红基会在各大众筹平台发布专门募捐项目,吸引社会爱心力量参与捐赠赈济家庭箱。2019年,项目实现网络筹款260万元;2020年以来,为应对洪灾,项目网络筹款已达117万元。

2020年防汛期间,上海庄臣和喜茶两家爱心企业分别向中国红基会捐赠50万元用于采购赈济家庭箱支援江西、安徽两省抗洪救灾。相较于中国红基会的诸多“名牌”项目动辄千万的募款额度来说,赈济家庭箱项目筹款额不算高。

2020年夏,中国红基会累计向江西、重庆、贵州、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7省市受灾严重地区支援16338只赈济家庭箱,希望为受灾群众提供基础生活保障。但是,相对于7省市乃至全国更大范围受灾群众来说,这些赈济家庭箱仍然只是杯水车薪。

“尽管我们的能力还需提升,但为灾区群众提供专业的援助服务,维护他们有尊严的生活,是我们一直努力希望实现的目标。”殷涛说。

7月中旬,中国红基会救灾工作组赶赴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鼎城区、石门县和桃源县,陆续组织“赈济家庭箱”发放工作。

16日上午,汉寿县坡头镇福禄村村民王建军领取家庭箱后十分高兴。因为自家房屋在6月底的洪灾中进水,多数家具用品被淹、发霉,王建军一一查看过箱子里的物品,指着箱内的拖鞋、手纸、肥皂、洗衣粉等说:“这些东西送来的太及时了。”

“从货比三家到与家乐福长期合作,从首次100个到如今短时间动员1.4万余个赈济家庭箱。”殷涛说,“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下去。”

(转自:中国红十字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