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姨”的礼物
2022年3月,刘文林老人离世捐献遗体;4个多月后,8月2日,老伴董恩茹离世,捐献眼角膜、肝、肾等组织和器官,让其他病患重见光明,再获新生。不久,二老的女儿刘远欣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接过父母亲爱心的接力棒。
“董姨”完成生前夙愿
董恩茹是辽宁省阜新市印刷总厂(原)退休工人。“从我们记事儿起,母亲身体就不好,但她特别坚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遇到什么样的病痛,她都能将一家人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刘远欣说。
在刘远欣记忆里,母亲是个热心肠,小区里的邻居都喜欢喊她董姨,谁家有事都爱跟她念叨,她总是很耐心地倾听。邻居韩阿姨脑血栓后,胳膊有些活动不便,她没事就帮人揉揉捏捏。刘远欣回忆道:“看着韩阿姨的胳膊一天天见好,韩阿姨很开心,我妈也很开心。”
“去世之后一切从简,看看这身上啥有用,啥能用,谁能用上就给谁。”这是董恩茹老人在世时,常跟家人念叨的一句话。8 月2 日,老人因脑主动脉大面积出血过世。刘远欣想到了母亲生前的愿望,立即联系了阜新市红十字会。
经过医生严格的脑死亡判定程序后,判定董恩茹符合器官捐献标准。当天下午,董恩茹的两个女儿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并进行眼角膜、肝、肾捐献交接工作,完成了董老生前夙愿。
最终,3位眼疾患者因接受了董恩茹捐献的角膜而重见光明;董恩茹捐献的肝脏、肾脏,也分别移植给了两位饱受肝肾疾病折磨的患者,让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
大山一样的父亲
“我爸一辈子特别勤劳,吃苦能干。”刘远欣说,小时候看着父亲的背影,真的就像大山一样。“那年,我和妹妹还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下班后自己一趟一趟地挑水、和煤泥、脱煤坯,然后再照顾母亲和我们姐俩……”
刘文林的一生,过得艰苦而精彩。6岁时,父母双双过世,大哥拉扯着兄弟俩长大。后来,他考上了当时的锦州工学院,但看到哥哥供自己上大学太吃力,就辍学当了兵,转业后来到阜新市,成为一名技术工人。
晚年,刘文林小脑萎缩,不认识人了。“我常问我爸,我是谁呀,他就会摇头。我指着我妈问,她是谁呀?我爸会像个孩子一样腼腆地笑笑,说‘小茹’。”刘远欣说,父母相濡以沫,携手走过了五十年金婚,将一双女儿养育成人,将女儿的女儿带大。人生的很多“任务”一步步完成,身体却慢慢被疾病蚕食了。
父母接力捐献
2016年,刘远欣加入阜新市红十字救援队,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有一次回家,她把人体器官捐献的事给父母说了说,老两口异口同声:“捐!”2020 年4 月26 日,老两口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今年3月6日,刘文林老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突发心源性猝死,安详离世。按照老人生前愿望,刘远欣和家人将老人遗体捐献给大连医科大学,成为一名“大体老师”。
两位老人在不到5个月时间里接力捐献。刘文林,成为阜新市第93位遗体、器官、眼组织捐献者;董恩茹,成为阜新市第97位遗体、器官、眼组织捐献者。截至目前,阜新市已有登记遗体、器官(组织)捐献志愿者6500余人,97人实现捐献愿望,使百余人重获新生。
(转自中国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