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生命教育】如同路灯 照亮黑夜
97岁的卜路灯,曾从事城市经济研究工作直至离休,他孜孜不倦勤耕耘,一辈子乐于奉献,坚持助人行善60余载。2021年,卜路灯委托颐和苑成立“路灯爱心基金”,捐款50万元关爱颐和苑困难职工;2022年2月,他以金山区朱泾镇困难学生为资助对象,设立“路灯”爱心助学帮困项目,每年持续开展定向捐赠,让更多孩子圆读书梦。
近年来,卜路灯先后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共和国建设者荣誉奖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2年年度金山好人、金山区第二届“慈善之星”等荣誉称号。
一生跌宕,唯记他人好
“在我成长路上,一切全靠好心人的帮助。”提起年少时那段跌宕起伏的岁月,卜路灯满怀感恩。他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10多岁时跟随哥哥从浙江去往台湾,哥哥在台大教书,卜路灯在台大念书。时局动荡,平静的求学时光并没有维持多久,身为共产党员的哥哥因身份暴露惨遭迫害,举目无亲的他,经历了一段流落街头、风餐露宿的日子。
“当时可以说快衣不蔽体了,还好有学校教职工的接济,我终于等到了来接我回家的人。”据卜路灯说,虽然当时仍旧危机四伏,但共产党没有放弃寻找每一个像他这样的孩子。在部队和当地老百姓的关照下,他度过了一段吃“百家饭”时光。
此后不久,新中国成立,因为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他先是被分配在广州工作,又由单位保送到北京学习机械制造。攻读三年后,他进入中央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工作。1978年,调至上海社会科学院从事城市经济研究工作,直至离休。前半生的经历,让他感恩毕生,并根植下了“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
心怀大爱,定涌泉相报
卜路灯向来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自工作后就有了反哺社会的念头。60多年里,他究竟捐出多少钱,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我喜欢看报纸,每次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募捐活动,就在本子上记录下来,活动当天就去现场捐。有些是个人的筹款,我还通过红十字会等途径捐,有时捐几百、有时捐几千。”
为国为民慷慨大方,但卜路灯个人的生活却过得很简朴。2015年,卜路灯与妻子住进上海颐和苑老年服务中心作为晚年归宿,并落户金山区朱泾镇,他坚持使用几十年用下来的书桌、柜子,读书看报。2022年,他的妻子因病去世。如今,卜老的生活依然朴素。
“老人家平时很节俭,我们这里可以选择送餐,也可以自己煮,一般卜伯伯都是自己煮粥,点上一两个菜,这样就能对付一到两天。”照顾卜路灯的工作人员表示,卜老不是吃不起,他总说够吃就行。
人如其名,犹“路灯”闪亮
卜路灯心系教育事业,热心助学,他说,“教育是立国之本,人才是重中之重,要是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错失成才的机会,就太可惜了”。
卜老常念叨两件要紧的事:一件是,2021年年底,卜路灯委托颐和苑成立“路灯爱心基金”,捐出50万元汇入颐和苑慈善基金指定账户,该基金已于2022年起正式运行,捐助颐和苑困难职工。
另一件是,2022年2月,卜路灯和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红十字会签订了助学捐赠协议书,2.1万元资助金也于同年新学期完成捐赠,他用慈善温暖了6名学生求学路,勉励孩子们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今后,每年将持续开展“路灯”爱心助学帮困项目,主要对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朱泾镇困难学生进行定向助学帮扶,并连续捐助直至孩子们完成学业,让更多学子圆梦。
朱泾镇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卜路灯老人原本想捐赠的数额是50万元,但出于对老人往后生活保障的考虑,工作人员建议老人将一次性捐赠改为每年定向捐赠。老人表示,自己百年之后,愿将所剩积蓄全部捐出。
“在我有生之年,就是想做些力所能及、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平和的话语、豁达的胸怀,可亲可敬的善良老人,或许就是卜老横跨两个世纪的人生里一直坚守着的、平淡质朴却饱含大爱的人生信条。97岁的卜路灯已是耄耋之年,但他的善举依旧继续……